据有史可查,殷商时期人们便开始酿造黄酒。
广西东兰自宋代起,民间已经有墨米黄酒(以下简称墨米酒)的酿造技术流传并且一直有自酿墨米酒的传统。明清时期,东兰墨米酒鼎盛发展,墨米酒被当地土司作为贡品进贡朝廷,同时墨米酒的土法酿造工艺在民间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,得以代代相传,在民间的地位相当高。一般只在壮族的重大节日或重大庆典时做为祭祀用酒。
墨米,壮话称“候墨”。意为富足如墨。
据悉:1923年10月韦拔群组织、领导的国民自卫军,解放东兰县城时没收了土豪韦龙甫珍藏于家中的一批墨米酒,当晚拿出墨米酒官兵同贺,极大地鼓舞了官兵士气。此后,墨米酒只有在大战前夕或敢死队出战前才能享受如此殊荣。
据《东兰县志》记载:韦国清将军1955年任广西省第一任省长时,大力搞农田基本建设,改变生产基本条件,大力发展公有经济,1958年国营广西墨米饮料食品厂即现在的广西东兰县墨米酒厂成立,1981年,酒厂利用县内珍贵特产墨米为原料,采用壮族古老的酿造工艺,并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制而成的“九曲江”牌墨米酒,醇香浓郁,味长舒体,风格独特,畅销区内外。韦国清主席把家乡酒东兰墨米酒带到南宁作为贵宾宴酒。点评“九曲江”墨米酒道:“这黑色的酒,是东兰县土地上酝酿出的一颗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啊!”。故此,东兰县墨米酒厂于1989年重新申请的商标称为“黑珍”墨米酒。